知识产权

【中国科学报】第六届中国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举行

日期:2015-09-07

|  来源:转载 中国科学报【字号:

  为期三天的第六届中国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9月5日在京闭幕,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在开幕式上致辞时表示,中国应该加强纳米技术创新链之间的互动关系。

  白春礼指出,纳米技术、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是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重要支柱。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就积极参与促进纳米科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近年来发表的纳米论文和专利的快速增长表明,中国的努力为纳米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白春礼认为,未来中国应该加强纳米技术创新链之间的互动,加强技术改造,有效地使产学研和应用相结合,从而在纳米技术的进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白春礼还为获得“中国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奖”的三位学者颁发了奖牌,他们是美国的Charles M. LIEBER、德国的Klaus KERN和中国的江雷。

  在开幕式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杨卫、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雷朝滋、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陈霖豪分别代表各部委致辞,对纳米科技的发展提出政策建议和希望。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多名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

  又讯 在本届大会开幕前,2015年“全球纳米科技中心主任论坛”于9月2日在京召开,白春礼作为论坛主席致辞表示,纳米科技面临诸多挑战。

  他指出,纳米科技发展方兴未艾,基础科学研究领域中新原理不断建立、新功能材料的涌现与可控制备技术的发展、纳米生物医药的应用探索,都体现出纳米科技对人类知识体系的极大拓展以及对生活方式的潜在推动作用。然而,纳米科技目前的发展也面临挑战,例如,尽管纳米材料显示了产业化以及临床应用的巨大前景,但多数材料目前仍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如何实现这些材料的功能化、推动商业化应用、相关的生态影响和生物效应是纳米科技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

  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名纳米科技中心主任、著名学术期刊编辑和国际跨国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等出席论坛。在为期一天的论坛上,来自中国、美国、德国、韩国、澳大利亚、以色列等国际著名的纳米科技中心的主任分别介绍了各自中心的机构建设、重点研究方向、战略发展构思等情况。与会专家还围绕纳米科技领域的前沿和热点问题进行了热烈和深入的探讨。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15-09-07 第1版 要闻)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