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情报与改革

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水:治理与创新

日期:2009-05-20

|  来源:【字号:

  

 

 

内容简介 

 

《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水:治理与创新》以水为主题,以转型期的水问题变化为重点,围绕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和水灾害四大水问题,阐述了其现状、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和解决途径,提出了威胁未来中国发展和安全的多重水危机,认为水污染已经成为对社会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并亟待解决的首要水问题;同时,分析了实现“十一五”减少水污染排放总量目标的难点,指出采取水资源综合管理和流域综合管理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治水共识。报告认为,解决中国水问题的核心是治水模式的转型,要通过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来实现转型,通过强化制度建设,构建新时期的治水模式和水综合管理体制,并提出了新时期治水目标、实现“十一五”水污染物减排目标的优先选择、建立政府水综合管理体制的路线图以及其他相关对策和政策建议。

 

在历年战略报告的基础上,本报告应用中国科学院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对于中国各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中国的资源环境绩效,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和数据更新。

 

本报告对于各级决策部门、行政部门、立法部门,以及有关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社会公众,具有连续性的参考价值和研究价值。

 

  提升资源环境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代序)     路甬祥

 

  前言及致谢

 

  首字母缩略词

 

  报告摘要

   

  第一篇 主题报告——水:治理与创新

  

  第一章 中国治水的挑战与转型

  一 治水在中国的重要意义

  二 转型期中国水问题的挑战

  三 当代中国的治水转型

  四 新时期治水转型取向:治理与创新

   

  第二章 缓解水供需矛盾与建设节水型社会

  一 我国水资源供需现状分析

  二 我国水资源的需求预测

  三 我国水资源供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四 节水型社会建设是实现水资源供需平衡的战略途径

  五 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基本框架、目标与建议

   

  第三章 应对日益严峻的水污染危机与保证饮用水安全

  一 中国水污染的转型特征

  二 水污染加剧的原因与防治中的问题

  三 解决水污染问题的对策措施

  四 统筹城乡饮用水安全

   

  第四章 综合防治水土流失

  一 水土流失的现状和问题

  二 转型期的水土保持战略和重点领域

  三 转型期水土保持的对策与建议

   

  第五章 加强水生态保护与管理

  一 水生态问题的提出与现状

  二 水生态问题与产生原因

  三 水生态保护行动与效果

  四 加强水生态保护与管理的建议

   

  第六章 关注西部农村地区的水安全问题

  一 西部农村地区的水安全分析

  二 西部地区农户灌溉用水问题分析

  三 保证西部农村地区水安全与提高农业灌溉效率

   

  第七章 降低水旱灾害风险

  一 水旱灾害防治的全球展望

  二 中国水旱灾害及其防治现状

  三 水旱灾害的机理与综合风险评估

  四 建立水旱灾害综合风险预案体系

  五 构建基于风险管理的水旱灾害治理模式

   

  第八章 中国的水压力综合评估

  一 中国水压力评估的总体构架

  二 中国水压力评估的基本方法

  三 中国的水资源压力评估

  四 中国的水环境压力评估

  五 中国的水生态压力评估

  六 中国的水压力评估

   

  第九章 推进流域综合管理

  一 中国面临的流域性问题及其管理挑战

  二 流域综合管理的共识与国际经验

  三 中国实施流域综合管理的原则与框架

  四 推进流域综合管理的建议

   

  第十章 水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

  一 中国水管理体制评估

  二 中国的水价和水权制度改革

  三 中国水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第二篇 技术报告——可持续发展能力与资源环境绩效评估

  

  第十一章 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体系

  一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二 2007年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修正版)

   

  第十二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数据统计图表

  一 中国可持续发展系统综合表及对应图

  二 中国可持续发展系统分解表及对应图

   

  第十三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资产负债原理与应用

  一 可持续发展能力“资产负债表”的基本原理

  二 可持续发展能力资产负债基础矩阵

  三 可持续发展资产负债的计量方法

  四 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总体资产负债分析图表

   

  第十四章 中国的资源环境综合绩效评估

  一 资源环境综合绩效指数(REPI)

  二 基于REPI的资源环境综合绩效评估(2000~2005)

  三 2000~2005年资源环境综合绩效评估结果分析

  四 附表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