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实验室处参加中国科学院湖泊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实验室第一届理事会二次会议
| 来源: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字号:大 中 小】
2022年12月9日,中国科学院湖泊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实验室第一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在南京顺利召开。江苏省水利厅、江苏省生态环境厅、江苏省农业农村厅、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南京大学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南京中科水治理股份有限公司等理事单位代表、实验室建设单位共30余人参加了会议。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重点实验室处潘韬处长,地球与资源处赵涛处长以视频方式参会。会议由实验室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张甘霖所长主持。
实验室主任谷孝鸿研究员从平台建设、技术推广、重大流域示范、成果产出、运行管理等七个方面汇报了实验室2021-2022年取得的进展,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计划和安排。实验室主要骨干从预测预警及管理方向、流域污染治理方向、内源污染治理方向、渔业生态及湖泊调控方向等4个方向汇报了代表性的技术研发进展。
各理事对实验室工作报告进行了认真审议和讨论,肯定了实验室现阶段的成绩,并对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努力的方向提出了建议。理事们认为实验室成立来,立足流域污染控制、内源污染控制、蓝藻水华预警及应急处置、水质调控及生态修复四个方向开展技术研发、示范应用、推广和产业化,实验室定位准确,特色鲜明,成果丰硕,应用广泛。实验室获授权专利102项,发表各类应用类论文300余篇,各类标准12项,获奖11项,承担国家地方重大应用项目26项,承担各类技术服务类项目近百项。理事们同时也提出,实验室未来要进一步加强成果宣传、强化与各行业部门合作、与行业部门重点实验室对接。在治理路径上,更多的考虑强化源头治理,以指导地方绿色发展,指导污染治理攻坚战。
潘韬处长在致辞中指出,中国科学院高度重视院内工程类实验室创新平台的建设与发展,包括工程类技术人才的创新发展,将给予工程实验室更多支持。按照院党组要求,重点实验室与工程实验室在创新链条上要协同健全创新平台的体系化建设,工程实验室要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关键共性问题研发、工程化产业化验证,强化“上游基础研究-下游产品开发”之间的双向衔接,搭建起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应用的桥梁。
赵涛处长就实验室工作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成果产出要进一步突出用户评价和市场评价,二是在丰富的成果总结报告中进一步突出重点,讲大成果,讲能留下深刻印象的成果,三是要进一步突出重大成果产出导向,增强知识产权意识和转化工作。
实验室理事长张甘霖在会议总结中表示,未来希望实验室能够围绕1-2项关键核心技术做出亮点性的成果;能够在关键地区、关键湖泊流域的治理上持续发力,力争取得若干个既有显示度又有效果的示范性成果。